×

第六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山西赛区复赛在我院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17-04-24 00:00

摄影:武惠平   报道:晓帅 文媛 雅静

4月22日上午,由中国翻译协会、中译天凯教育主办,LSCAT山西分部、山西中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协办,我院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山西赛区复赛在图书馆一层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山西赛区的山西和甘肃两省的17所院校的50名选手参加本次大赛。山西省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思洁教授,山西省高等院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亚欣教授,山西省大学英语课程指导委员会主任、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兵教授,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胡明珠教授,英语世界、英语文摘、英语沙龙等多种报刊的特约译者秦毅忠先生担任本次大赛评委。中国翻译协会LSCAT项目山西分部主任张肖青应邀观看了比赛。我院院长孙西欢教授出席大赛开幕式。外国语学院部分师生到场观看了比赛。

开幕式由外国语学院院长牛谷芳主持。我院院长孙西欢致开幕词。他首先对本次大赛在我院举办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对出席大赛的领导、嘉宾以及全体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表示欢迎。随后,孙院长讲道,本次口译大赛旨在满足我国日益扩大对外交流的需求,培养高素质语言服务人才,为发展翻译行业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世界文化“走进来”。接着,他从我院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条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并对比赛提出殷切的希望。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本次比赛必将展现当代青年的梦想激情,必将架起“欢聚晋中,结缘天下”的彩桥,必将成为我院与兄弟院校共赢发展的良好开端。最后,他祝愿本次大赛圆满成功。

比赛分上午、下午两场,四个阶段进行。赛题设置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英汉交传,选手需将音频播放180词左右的一篇英语讲话译为汉语,用时约3分钟;第二环节为汉英交传,选手需将音频播放200字左右的一篇汉语讲话译为英语,用时约3分钟。音频主题涉及气候变化、能源经济和展望、人工智能、物联网、艺术教育、企业制度、中国留学生学习情况等。比赛现场,选手们熟练运用口译技巧,语流顺畅,语速适中,以敏锐的应变能力完整表达出源语的信息,展现出译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比赛结束后,评委们作了点评。张思洁教授首先肯定了本次大赛选手的精彩发挥,随后,他指出选手们存在语言基础不够扎实,知识面不够广博等问题。他说,作为一名优秀的译员要处理好主题和细节、句式选择和语义的关系,同时也要关注主题展现方式,注重整体语义的把握,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听和理解上。秦毅忠先生结合自身多年来从事翻译工作的经验向选手提了意见。他说,翻译时要处理好记与听的关系,保证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尤其对于数字、单位等基础信息须熟练掌握。其次,也要注重翻译技巧的运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中国翻译协会LSCAT项目山西分部主任张肖青代表本次大赛的协办单位作了发言。

经过激烈角逐,太原工业学院王祥丽获得本次大赛的“口译之星”;甘肃政法学院任子辛获一等奖;我院王帅、焦雅雯,长治学院秦茹、高敏,山西师范大学张炯楠获二等奖;山西大学赵世瑞、王鹏宇,甘肃政法学院王兮等8人获三等奖。大赛还评出优秀奖35名和优秀指导教师15名。我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下午6时,比赛落下帷幕。我院副院长柴达教授、教务处处长李山岗教授出席闭幕式。闭幕式由外国语学院院长牛谷芳主持。我院副院长柴达作了讲话。他首先对本次比赛的圆满结束和所有参赛选手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随后,他对比赛中评委们高强度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外国语学院的优秀组织和师生的积极配合表示肯定。他希望以本次口译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和增进我院师生对口译职业的了解,坚定英语专业口语翻译方向的培养目标,细化深化课程模块,实现环境的构建与落实,为用人单位培养更多的口译人才,助推我院“走出去”,兄弟院校“请进来”;中国文化“走出去”,世界文化“走进来”。开放办学,资源共享,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人才保障。

001.jpg


002.jpg


003.jpg


004.jpg


005.jpg


006.jpg


007.jpg


008.jpg


009.jpg


010.jpg


011.jpg


012.jpg


013.jpg


014.jpg


015.jpg


016.jpg





上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