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教字〔2014〕4号
为加强我校考试工作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评估组织
考试工作评估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分教学学院(部)自评和学校评估两个环节。
教学学院(部)自评工作由教学学院(部)组织实施;学校评估由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组织校内外专家实施。
二、评估程序
(一)各教学学院(部)根据本办法及《晋中学院考试工作评价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为《评价标准》)对本院(部)考试工作开展自评,总结成绩、查找问题、分析成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在自评的基础上形成《××学院(部)考试工作自评报告》。
(二)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在审核《××学院(部)考试工作自评报告》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座谈等形式深入教学学院(部)进行现场考察评估。
专家组成员对教学学院(部)考试工作做出公正客观评价,分别给出评估分数,并形成书面结论(含整改意见)。
(三)专家组反馈评估结论与整改意见。教学学院(部)根据专家组的整改意见,并结合《晋中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院字[2012]125号文件)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改。
三、《评价标准》说明
《评价标准》旨在考查各教学学院(部)在考试工作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其成效,具体包括考试工作的组织管理、命题、监考、阅卷及成绩评定、试卷装订与归档、质量监控等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18个观测点,旨在引导教学学院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考试工作质量检查,逐步建立和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考试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并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四、评估监督
教学学院(部)考试工作评估的两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评价标准》实施,评估结论将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学校评估环节的工作将在监察室的监督下进行,整个评估工作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
附件:晋中学院考试工作评估指标(试行)
二〇一四年三月三日
附件:
晋中学院考试工作评估指标(试行)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观测点 |
评估标准 |
分值 |
评分等级[注①] |
A |
B |
C |
D |
A级指标 |
C级指标 |
1 |
0.8 |
0.6 |
0.4 |
组织管理
(10分)
|
考试工作相关安排 |
考试工作安排 |
命题、监考、试卷评阅等各环节工作安排具体合理,操作性强。 |
有考试各环节工作安排,基本可行。 |
3 |
|
|
|
|
考试管理人员 |
考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岗位明确。 |
安排有考试工作人员。 |
2 |
|
|
|
|
实施情况 |
考试过程 |
考试组织工作严肃认真,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相互配合、各尽其责、效果良好。 |
考试组织工作基本到位,或考试工作人员对考试的管理效果一般。 |
3 |
|
|
|
|
考试工作总结 |
考试工作总结认真、详实、具体,有针对性,以后工作方向明确。 |
有考试工作总结。 |
2 |
|
|
|
|
命题工作(30分) |
试题命制
|
命题组织 |
在规定时间内命制试题;命题计划合理、规范。 |
基本能在规定时间命制试题;有命题计划。 |
5 |
|
|
|
|
试题质量 |
符合《晋中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院字[2012]125号)、《晋中学院考试管理工作规定(试行)》(院字[2008]53号)有关试题质量要求。 |
基本符合《晋中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院字[2012]125号)、晋中学院考试管理工作规定(试行)(院字[2008]53号)有关试题质量要求。 |
20 |
|
|
|
|
试题审核 |
审核情况 |
相关教研室负责人对试题的审核认真严格。 |
相关教研室负责人对试题进行过审核。 |
5 |
|
|
|
|
监考工作(15分) |
考前教育 |
考前教育效果 |
考前教育落实到位,效果良好,相关记录完备。 |
进行过考前教育,有相关记录。 |
4 |
|
|
|
|
监考 |
监考过程 |
监考人员配备完善,认真负责,严格监考;考场报告单等监考相关材料填写完整。 |
按规定配备监考人员,但有的监考人员责任心不强,监考相关材料不完整。 |
6 |
|
|
|
|
巡考 |
巡考情况 |
考试检查小组全程巡考,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关记录完备。 |
有考试检查小组,有相关记录。 |
5 |
|
|
|
|
阅卷及成绩评定(25分) |
阅卷组织 |
阅卷组织情况 |
阅卷工作的组织机构完整合理;严格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集体阅卷。 |
基本能按照阅卷要求组织阅卷。 |
3 |
|
|
|
|
阅卷过程 |
阅卷规范 |
阅卷认真,标准统一,标记规范,计分准确,差错率[注②]较低。 |
阅卷比较认真,标记基本规范,差错率较高。 |
8 |
|
|
|
|
试卷审核 |
试卷复查 |
组织专人复查试卷,认真严肃。 |
试卷复查基本到位。 |
3 |
|
|
|
|
平时成绩评定 |
评定依据及执行 |
平时成绩评定充分合理,符合专业或课程特点。 |
平时成绩评定基本符合专业或课程特点,比较合理。 |
6 |
|
|
|
|
成绩登记 |
录入及报回 |
成绩录入及报回及时准确,出错率[注③]为0。 |
录入成绩、报回比较及时,出错率达5%。 |
5 |
|
|
|
|
试卷装订与归档(10分) |
试卷分析 |
试卷分析质量 |
试卷分析认真准确,定量定性分析到位,有针对性。 |
有试卷分析,但不全面,针对性不强。 |
5 |
|
|
|
|
试卷装订 |
装订情况 |
严格按照装订规范等要求装订。 |
试卷装订基本规范。 |
3 |
|
|
|
|
试卷归档 |
归档情况 |
试卷分类归档及时,并建立完备的归档档案记录。 |
试卷归档基本及时,或试卷分类基本到位。 |
2 |
|
|
|
|
质量监控(10分) |
考试质量监控 |
各环节检查 |
对命题、监考、阅卷、成绩录入等考试各环节都进行了有效的监控,检查审核签字齐全,有完备的过程性材料。 |
对命题、监考、阅卷、成绩录入等考试各环节都进行了监控,检查审核签字比较齐全,有过程性材料。 |
10 |
|
|
|
|
注①:本评价指标二级指标的评分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价指标给出A、C两级,介于A、C两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评估时参照各评价指标评定相应内容的等级,然后按照“综合得分=Σ(各评分要素分值×评分等级系数)”进行评分。
注②:差错率=[累计差错分数/(卷面满分*抽查试卷册数)]*100%。
注③出错率=差错教师数/学院教师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