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学院教学学院教学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
|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观测点 |
评估标准 |
分值 |
评分等级 |
备注 |
|
|
A级指标 |
C级指标 |
A |
B |
C |
D |
|
1 |
0.8 |
0.6 |
0.4 |
|
教学 管理 (30分) |
1-1 教学运行管理 |
教学计划管理 |
能够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能够严格办理教学异动手续,教学计划异动比例低。 |
能够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如需调整,能够办理教学计划异动手续,教学计划异动比例较高。 |
2 |
|
|
|
|
[注1]包括:考试管理、教学检查、听课、青年教师培养、毕业论文(设计)等制度。 [注2]调课人次比例确定按学院教师1人1次统计。 [注3]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进度计 划、教案、课程表、教学日志 等。 |
|
教学管理制度制定 |
对照学校教学规章制度制定了符合本学院特色的教学规章制度[注1]。 |
制定了本学院的教学规章制度。 |
2 |
|
|
|
|
|
教学管理制度执行 |
能严格执行校、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师能严格执行课程表和教学计划进度表,学期内教师因私调课人次控制在5%以内[注2],考核期内无教学事故;学生评教参评率达95%以上;及时传达教学文件,按时、准确上报材料。 |
能执行校、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课程表和教学计划进度表执行一般;学期内教师因私调课人次控制在15%以内,考核期内无严重教学事故;学生评教参评率达80%以上;教学文件传达不够及时,基本能按时、准确上报材料。 |
3 |
|
|
|
|
|
教学档案管理 |
教学资料[注3]和文件保存完整,装盒入柜规范有序。 |
教学资料和文件比较完整,装盒入柜比较规范。 |
3 |
|
|
|
|
|
1-2 教学质量监控 |
教学检查制度的执行 |
及时提供教学检查的结果和总结报告,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能及时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及时反馈学校。 |
能提供教学检查的考核结果和总结报告,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整 改。 |
3 |
|
|
|
|
|
|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 |
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特别是毕业论文或设计)监控有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
有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措施,能基本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 |
4 |
|
|
|
|
|
调停课情况 |
严格执行调、停课审查制度,无随意停、调课现象。 |
能基本履行停、调课手续,无随意停、调课现象。 |
3 |
|
|
|
|
|
教学 管理(续) |
1-3 考试组织 |
考试组织 |
考试组织与管理严格,监考老师认真负责,教师无违纪现象。 |
能按规定组织考试,监考老师比较认真负责,教师无违纪现象。 |
2 |
|
|
|
|
[注4]有关资料包括试题(A、B卷)、评分标 准、试卷、成绩单、试卷分析。 |
|
试卷评阅 |
能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评阅试卷,及时录入成绩;试卷等有关资料[注4]完 整、规范并及时归档。 |
能基本按照评分标准评阅试卷,及时录入成绩;试卷等有关资料比较完整、规范并及时归档。 |
4 |
|
|
|
|
|
试卷检查 |
考试命题及试卷评阅等检查及时,质量好。 |
能够就考试命题及试卷评阅等进行检查,无较大问题。 |
2 |
|
|
|
|
|
考试工作分析报告 |
考试结束后,对考试工作做出总结,并撰写了详细的分析报告。 |
考试结束后,能够对考试工作做出总结,并撰写了分析报告。 |
2 |
|
|
|
|
|
教学 研究 (8分) |
2-1 教学研究与改革 |
教学研究活动 |
有计划地组织教研活动,每学年不少于17次,且活动记录齐备;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与研究积极性高,有至少1项省级以上教改立项。 |
能组织教研活动,每学年不少于10次,有活动记录;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与研究积极性较高,有3项以上校级教改立项。 |
5 |
|
|
|
|
|
|
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 |
有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研究成果对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
有一定的教学研究成果。 |
3 |
|
|
|
|
|
教师 队伍 (16分) |
3-1 队伍结构 |
教师队伍结构 |
符合岗位资格[注5]的教师≥95%,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达到35%。 |
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在85%~90%,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达到15%,能基本满足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
3 |
|
|
|
|
[注5]符合岗位资格指:主讲教师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
|
双师型教师 |
有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能满足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
有具有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能基本满足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
2 |
|
|
|
|
|
3-2 教育教学水平 |
师德水平 |
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责任,教书育人,未发生任何教学事故,有一定数量获得相关荣誉的教师。 |
未发生严重教学事故,一般教学事故不超过2人次。 |
2 |
|
|
|
|
|
|
教学水平 |
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效果好,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满意度高。 |
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能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基本满意。 |
4 |
|
|
|
|
|
3-3 教师培养 |
教师培养计划 |
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教师培养计划和措施科学合理,并严格执行;注重培养教师行业实践能力。 |
有教师培养计划和措施,执行效果一般。 |
2 |
|
|
|
|
|
|
教师培养效果 |
有计划地开展了教学团队建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考核、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等工作;培养效果好,有一定数量的教学团队、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等。 |
开展了教学团队建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考核等工作;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考核全部合格。 |
3 |
|
|
|
|
|
教学 基本 建设 (30分) |
4-1 专业建设 |
专业建设规划 |
有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并能积极建设,且效果良好。 |
有较为合理的专业建设计划,并能积极建设。 |
2 |
|
|
|
|
|
|
人才培养方案 |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人才培养方案反映培养目标,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比例达到20%-25%以上。 |
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案较为合理,基本构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比例达到20%-25%以上。 |
4 |
|
|
|
|
|
专业建设效果 |
新办专业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有保证,学生满意;有特色专业或重点建设专业。 |
新办专业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基本符合要求;无不合格专业。 |
3 |
|
|
|
|
|
4-2 课程建设 |
课程建设规划 |
有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规划和措施。 |
课程建设有规划、有措施。 |
2 |
|
|
|
|
|
|
课程建设效果 |
教学内容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规范完备、执行严格;课程建设效果好,有校级以上重点建设课程和精品课程。 |
教学内容基本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完备、执行较严格。 |
3 |
|
|
|
|
|
4-3 教材建设 |
教材选用 |
选用优质教材比例达到80%[注6]。 |
选用优质教材比例达到50%。 |
3 |
|
|
|
|
[注6]优质教材指教育部规划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或省部级优秀教材。 |
|
教材出版 |
有主编并公开出版的教材。 |
有参编并公开出版的教材或讲义。 |
2 |
|
|
|
|
|
教学 基本 建设(续) |
4-4 实践教学 |
实验教学 |
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 100%。 |
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 80%。 |
2 |
|
|
|
|
|
|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
80%以上的实验课程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每门课程有1-2个以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
50%-60%以上的实验课程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每门课程有1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
2 |
|
|
|
|
|
实验室开放 |
实验室开放时间长,开放范围及覆盖面广。 |
有开放性实验室。 |
1 |
|
|
|
|
|
建设效果 |
有校级以上示范实验室。 |
无不合格实验室。 |
1 |
|
|
|
|
|
4-5 实习基地 |
实习基地 |
有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且能满足50%以上本科生进行集中实习;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基地管理规范;有协议,有计划,有指导教师,有项目,有成果,发挥作用大。 |
有实习基地,可以基本满足集中实习的需要;有一定的建设规划、管理基本规范;有协议及指导教师,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5 |
|
|
|
|
|
|
教学 质量 与效果 (16分) |
5-1 学风 |
遵守校规校纪情况 |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学风端正,考风优良,学生考试违纪率低。 |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学风较端正,考风良好,学生考试违纪率较低。 |
2 |
|
|
|
|
|
|
5-2 学生基本理论与技能 |
学生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 |
各专业学生毕业率为100%,学位授予率为98%以上[注6]。 |
各专业学生毕业率为98%以上,学位授予率为95%以上[注6]。 |
2 |
|
|
|
|
[注7]毕业率、学位授予率、考研率按评价当年计算 |
|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积极性高,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有省级立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
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积极性高,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有校级立项。 |
2 |
|
|
|
|
|
考研率 |
学生考研率35%以上[注7]。 |
学生考研率达到10-15%。 |
2 |
|
|
|
|
|
教学 质量 与效果(续) |
5-3 毕业论文(设计) |
选题 |
结合实际,能全面反映培养目标要求;50%以上的论文(设计)选题来自于实习、实验、工程实践或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 |
能结合实际,基本符合培养目标要求;50%的论文(设计)选题来自于实习、实验、工程实践或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 |
3 |
|
|
|
|
|
|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
文本结构合理,图纸质量好,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高,规范化程度高;每年有1篇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发表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入选校级优秀论文(设计)达本届论文(设计)总数的5%以上;专家抽查复合率≥90%。 |
文本结构基本合理,图纸质量一般,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一般,规范化程度基本符合要求;入选校级优秀论文(设计)占本届论文(设计)总数的5%;专家抽查复合率≥70%。 |
5 |
|
|
|
|
|
注:本评估指标体系二级指标的评分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评估时 参照各评估标准评定相应内容的等级;然后根据“综合得分=∑(各评分要素分值×评分等级系数)”进行计分。 |
|